央广网北京1月27日消息(记者牛谷月)“神兽归笼”!近日,多地中小学寒假模式陆续开启,各类“兴趣班”“课外辅导班”再成热门。记者注意到,在课外辅导市场中,少儿编程从“英语热”“奥数热”的浪潮中异军突起,成为K12赛道的新风口。
“最近少儿编程的风真是吹得很疯狂,网上各种XX编程的课程拼团,电梯、地铁里也不停地在放XX编程的广告,广告里说得好像孩子不学编程,以后就要被这个智能社会淘汰了一样。”网友TINA分享着自己的见闻,终于,她也给自己的6岁的孩子报名了网上的编程课程。
但也有不少家长表示,少儿编程培训机构所推出的少儿编程和编程就像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一样,毫不相干。甚至有人质疑,花几千上万块钱让4岁孩子学编程是否在交“智商税”?少儿编程缘何火爆?家长们对少儿编程的投入到底值不值得?少儿编程教育机构“疯狂”增长之下又该如何监管规范?让我们一探究竟。
政策利好,资本加持,少儿编程市场蓬勃发展
少儿编程概念的兴起源自国外。公开资料显示,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制5-12岁儿童接受编程教育的国家,之后美国也在编程教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大力推广。
在国内,少儿编程也得到了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年7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等要求。年教育部印发的《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再次提出要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多重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少儿编程教育悄然走红,引来资本的迅速注入。数据显示,年少儿编程项目融资达33起,为历年最高峰;年少儿编程项目披露融资金额17.97亿元,为历年第一高。
“左手”政策,“右手”资本,少儿编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业/存续少儿编程相关企业达家,其中年新增注册97家,年新增注册家,年少儿编程相关新增注册企业达家。
然而,资本注入、少儿编程机构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也滋生出一定的问题。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时表示,当前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普遍通过融资进行资本运营,但过于逐利,“一些线上培训机构为了获取客源,不把钱用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刀刃上,在各大媒体上铺天盖地地做广告,营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参加培训的氛围,加重家长的焦虑。”
4岁孩子学编程,提前培养还是焦虑营销?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记者注意到,在众多少儿编程机构学习的孩子中,不乏学前儿童的身影。少儿编程品牌“编程猫”甚至宣称“专注4-16岁孩子编程教育”。也有不少家长提出了质疑:小学开始接触编程等信息技术课程挺好的,可是4岁的孩子学编程,能学会什么呢?
业内人士称,现在市面上的少儿编程多是是采用scratch、python等图形化编程和游戏编程。“如果不掌握一些必要基础性科学知识,编程根本没法学。”网友程墨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孩子学习scratch的过程,他表示孩子学习编程最大的困难不是“顺序”“条件”“循环”这些逻辑指令,而是很多编程以外的知识。比如,要做一条蹦蹦跳跳的恐龙,就必须要给小孩子讲解坐标系的概念,讲解这一部分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让恐龙跳得更逼真、不那么僵硬,还要考虑重力加速度对跳跃速度的影响,所以还要先给孩子讲解重力加速度的问题,而这一部分内容通常在高中物理课本上才会学习到。网友么吱吱也表示,孩子不具备基本的识字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情况下,不建议幼儿学习所谓的“编程”。
也有家长认为,学习少儿编程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我娃现在是5岁,上的少儿编程中班课程,还到不了写程序那个级别,现在老师会教很多搭建的结构,等于小朋友们每节课搭乐高。”西安的陈女士向央广网记者表示,“指望这么点小孩学编程,那是不可能的。说起来是编程,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然而,不少家长表示,少儿编程的教学也仅仅停留在了“有趣”阶段。“绝大多数机构在开发课程的时候以吸引孩子为目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仅仅是感觉这门课程好玩。”
“大家都在学,你家孩子不学就可能要被淘汰。”6岁孩子的家长席女士向央广网记者表示了她的无奈和焦虑,“到处都是广告,身边小孩都报名了,不学不就out了?”
“这就是教育攀比——别人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得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小娜(化名)对央广网记者直言,“编程语言如同微积分一样,是工具而已。小孩子数理思维不成熟,大学生两个学期能学完的事,小时候浪费那么多年也不一定能学明白。”
为升学做准备?专家:少儿编程培训与正规编程无关
除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思维,还有一部分家长的目的更为直接:让孩子参加少儿编程课外培训机构,以期在以后升学时为孩子加分加码。
各大少儿编程教育机构敏锐抓住了家长的这一心理,以帮助升学、考试为卖点进行宣传。央视曾曝光某少儿编程培训机构以升学为诱饵开设少儿编程班,该培训机构在视频中称:“现在小升初也好,中、高考也好,都要考编程的。”然而央视记者发现,在走访的多家编程培训机构中,孩子们所学的教材基本都是培训机构自己编写的,并无统一标准,“但都会涉及计算机语言的内容,而这种计算机语言在培训老师的口中就成了中高考的标配。”对此,网络专家何展强直接表示,现阶段社会上的编程培训机构对于低龄儿童的培训压根与正规的“编程”无关。
(截图自央视网视频)
河北衡水中学信息奥赛教练吕红波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河北省的中考、高考而言,目前都不涉及编程等内容,但是,如果学生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或者竞赛中取得一等奖的成绩,基本就可以获得重点高中或者名校的保送名额。对于少儿编程校外培训机构所教内容,吕红波表示:“信息学竞赛更注重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思维的培养,与少儿编程机构所教的内容不是一个培养方向。”而对于编程猫等少儿编程培训机构在宣传时所提及的“NCT全国青少年编程能力等级测试”“蓝桥杯大赛青少组省赛”之类的测试和比赛,吕红波认为:“对初中高中(升学)来说,基本不会参考。”
新业态滋生新问题,少儿编程机构亟待规范
近年来,少儿编程这一新赛道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不少问题。
记者注意到,少儿编程培训机构编程猫就曾被因“无资质”教学被教育局点名通报。年5月6日,成都市郫都区教育局发布《成都市郫都区教育局翰无教育培训资质公司、个体、社会组织第一批名单的公示》,其中,编程猫(郫筒凉水井社区,郫筒街道万达广场13号写字楼25楼,持有“成都程序猫科技有限公司”工商执照)出现在上述公示名单之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无办学许可证,任何公司、个体、社会组织不得以“教育咨询”“教育科技”“文化艺术”“课外辅导”等名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教育培训以及成人助学类文化教育培训活动。
近两个月后,记者在郫都区教育局7月3日发布的《郫都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和治理工作动态第六期简报》中得到了编程猫已取得办学许可及线上教学备案的消息。
经央广网记者梳理发现,编程猫还曾因课时收费等违规操作被消费者投诉。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近日,有消费者向《商业观察》反映,在线少儿编程平台编程猫存在违规收费、课程超时等问题。北京朝阳区一位孩子家长告诉《商业观察》,编程猫收费是以课时包的形式收取,最低课时包为60课时,学习时长为6—8个月。而课时的课程包,学习时长更长达1年。除此之外,编程猫还将90分钟的超长课程设置作为销售亮点。然而,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线上培训“每节课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截图自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