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焦虑抑郁咨询心理疾病的中高考学生

节段性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55197.html

中高考在即,初三、高三年级的学生们正在争分夺秒进行最后的复习冲刺,学习上和思想上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记者采访了解到,从3月份以来,主动或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明显增多,厌学、焦虑、叛逆等是主因。

“我不知道学习究竟是为了啥”

眼瞅还有两个多月就要中考了,初三学生一一(化名)却忽然拒绝上学。这可把她的妈妈急坏了。要知道一一以前学习成绩还可以,考上高中不在话下,老师、家长对她寄予很大希望。没有想到临近中考,孩子的情况却变得如此糟糕。多次劝说女儿无果后,一一的妈妈只好带着她求助心理咨询师。

“阿姨,我不知道自己学习究竟是为了啥?”在与心理咨询师交流的时候,一一痛苦地说。原来一一的父母平时对她的学习要求很高,尤其是升入中学后。这使得她心理压力很大。初三最后一个学期,眼看中招考试越来越近,一一的心理压力就更大了,甚至出现了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意乱、失眠等情况。这让她非常痛苦。焦虑引发的抗拒、逆反等心理反应也就顺势而生。

“每年这个时间段,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中高考学生要占咨询人数的一大半。”济源爱之光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孟广春老师说,学生考前压力过大,不仅表现在情绪上的焦虑、沮丧、烦躁不安、过度敏感、易激惹和认知上的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看书效率低、思维僵化,还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生理症状。

“很多学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忽然感觉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习,甚至觉得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取悦父母。”孟广春说,这与家长平时对孩子要求过高、关心过度有很大关系。

考生的心态与家长密切相关

“考生的心态与家长密切相关。高考前家长的表现,会对孩子的心态产生重要影响。”孟广春表示,很多家长在考试前甚至比孩子还要焦虑,常常把“考试马上就要到了,再不努力就要被淘汰了”等话语挂在嘴边。除此之外,过度关心、唠叨不休等情况也会在家长中出现,而这些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导致其出现焦虑、厌学等情况。

孟广春说,如果发现孩子有失眠、情绪低落、沮丧自责、自我评价很低、精力减退、浑身无力、厌学、成绩大幅滑落等表现,老师和家长应予以重视。

“很多学生面对中高考会产生害怕的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在进入考场时会浑身发抖,紧张到晕倒。”孟广春说,面对这样的学生,他们会通过带着对方进行场景演示来缓解:找个安静的地方,让孩子闭上眼睛,想像自己进入考场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进入考场的所有步骤都要想象一遍,甚至还要想象一下考场上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这样几次操作之后,孩子对考试的恐惧就会得到缓解。家长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多鼓励家长要做孩子的“神助攻”

“升学考试是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考核,更是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考验。”济源一中心理老师贺欣欣告诉记者,国内心理学专家曾经对个高考状元做研究,发现在影响成绩的20个主要因素中,前4个因素依次是考生考试中的心态、考生考前的心态、学习方法和学习的基础。“所以保持乐观、阳光的心态,做积极情绪的‘主人’,对成功通过升学考试特别重要。”贺欣欣说,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以此让他放松身心,更好地应对考试。

“家长一定要当好孩子考试的‘神助攻’。”孟广春说,有的家长会在考前熬夜给孩子搞题海战术,或者一直说一定要考什么样的学校等。这些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诱发焦虑情绪。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和孩子一起分析考不好的发生概率等,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能缓解一部分焦虑。”孟广春说,高考不仅考学生的知识技能,也考家长的应对压力能力。“神助攻”的家长要做的就是多留意孩子的状态,学会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不要把孩子的情绪低落、焦虑等看作是矫情,更不要批评孩子,要适当地鼓励孩子。(记者李亚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