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武永明)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明确实行“3+1+2”模式,并且对高考科目安排、总成绩构成、招生录取方式等提出明确要求,但考生和家长仍有疑虑:体育、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考试科目有哪些?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考试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这些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省教育厅9月16日发布的《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解读给出了答案。
省教育厅公布了
、
、
咨询
工作日8:30—12:00、14:30—18:00
问:统一高考科目有哪些?
答:自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成绩当年有效,每年按国家统一安排进行。外语语种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听力成绩计入外语科目总分)。条件成熟时,外语逐步试行“一年两考”,听力部分采用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
问:高考实行“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答: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组合。
三是考试安排不同。“3+1+2”模式中,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国家统一命题试卷,数学不分文理科;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6个科目为选择性考试科目,由省上统一组织命题,与统一高考同期举行,每个科目单独考试,考试时间为75分钟。
问:考生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首选1门,在其余4门中再选2门?
答: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是:
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我省各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首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从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性考试,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问:体育、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根据高校人才选拔需要,我省体育、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考试,除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考试科目考试外,也要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等学校招生选科要求,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
问:选择性考试范围是什么?
答: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范围为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问:选择性考试科目选择组合有哪些?
答:选择性考试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
问:考生如何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
答:一要了解国家需求。学生应当把国家的需求当作个人奋斗的目标,只有个人的目标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相结合,个人才会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要了解自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能最有效地激发学习动力。高一新生应该在全面学好各科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学科兴趣和思维特点,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学科。
三要了解高校专业和职业发展。通过中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讲座、高校的专业宣讲以及有关网站(比如阳光高考网站专业解读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