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年尾采购旺季,很多人都会在年底给自己和家人买套新衣服,以期在新的一年有个好彩头。而每年的采购旺季各地的质量监督部门也会加大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抽样检测的力度,以监督市场上商品的质量,不过从最近公布的一些服装产品抽检结果来看,市场上服装的质量似乎不容乐观。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最近公布的服装抽检结果显示,奢侈品服装的不合格率为18.4%,女式裙装的不合格率高达42.9%。同样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最近公布的服装抽检结果也不乐观,成人服装产品不合格率为21.8%,儿童服装产品的不合格率更是高达41.1%。
在每次服装抽检不合格项目中,纤维含量不合格一直是占有很高的比例,例如这次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不合格产品中就有一款标称含羊绒40%、棉40%、锦纶20%的针织半裙实际的纤维含量却是51.9%粘胶、28.7%涤纶、19.4%的锦纶,一根羊绒也没找着!
照理服装生产企业对自己所使用的材料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就像卖老婆饼的商贩肯定知道自己卖的饼里是没老婆的,但为啥服装企业却总是标不正确自家生产的服装的成分?是真的无知还是有意而为?
我国对服装产品纤维名称的规范使用、纤维含量的标注原则都是有详细的标准规定的,每个服装企业在开办工厂之前应该就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系统的学习过这些标准,所以如果一个服装厂说他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去正确标注产品成分而标错了标签,我看他就是在装傻,否则他怎么会把粘胶标成羊绒,而不会把羊绒标成粘胶?
究其根本,服装纤维含量不合格事件屡教不改的原因还是因为利益在作怪!试想一件普通的化纤短裙,如果老老实实的标上实际的成分,市场价估计也就一两百元,而如果你标称为羊绒短裙,那这个售价就可以成倍的上涨,在这么大的利益面前,选择虚标成分往往就会成为无良商家的首选。
前两天看一位博主写的关于羊毛与羊绒产品的选购,博主教大家选择羊绒产品时要看吊牌、摸手感、比价格,可是现在吊牌上的产品成分可以是假的、羊绒柔软的手感也是不难处理的,价格就更不用说了,奢侈品的价格高吧?不还是一样有劣质产品。所以对服装产品质量的监管还是要靠加大处罚力度,要处罚的那些不良商家不敢作假为止,否则消费者在选购时再怎么小心也会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