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军中学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他做班主任和教课都很出色。年1月,他担任班主任的政史+班级高三(11)班在首次选考和英语高考中,有34人次获选考科目赋分分,多半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分以上。他的文笔也很不错,偶尔涉笔,写出潇洒自如的文字,可谓胸中积学,养成灵气,才华见地,卓尔不凡。
这位优秀的老师就是杭州学军中学历史教研组杨熙铭老师。
教师简介:杨熙铭,中学历史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与应用心理学双学士、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导师;曾获华东师范大学“晨星杯”教学技能大赛第一名;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教学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获一等奖;获省历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和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教学能手”等称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市、省、部级“优课”荣誉;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多次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负责并参与省市级课题;指导学生参加“燕园杯”历史写作大赛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风华正茂,屡立新功
年,杨熙铭老师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与应用心理学双学士,选择回到故乡黑龙江省的高中名校大庆铁人中学工作。这是全国唯一以“铁人”王进喜命名的中学,很多学生都是共和国石油大会战前辈的后代。这所中学是国家精神体系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地。
大庆铁人中学的王进喜塑像
杨老师担任了高二(17)班的班主任和三个班的历史教师。中途接班,可谓困难。但是,他毫不畏惧,凭着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学生会主席的工作经验,面对这批比自己小五六岁的学生,选择热情关爱的态度,视他们如弟弟妹妹,经常交流他们感兴趣的事,很快就取得了学生们的信任。
杨老师回忆说:“那时社会流行上人人网、QQ,每到周末或寒暑假,师生都利用这两个网络平台交流。”他们共同奋斗,决战高考,最终届(17)班这个普通班有一大半同学考入国内重点大学,其中任桂林同学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一直跟杨老师保持师生友谊。留学回国后在上海从事金融行业的任桂林这样回忆杨老师:“当初,杨老师教我历史学考。我很喜欢他的讲课风格和为人大气,不久从理科1班转到文科17班。他和我们没有代沟,打成一片,我们有时称呼他‘熙铭哥’。他对我影响很深,尤其是他的热情、幽默、进取的人生态度给予我的影响,直到现在仍让我获益匪浅。”后来,杨老师还在人人网发表《枯萎了容颜,难遗忘》一文,表达自己难忘与第一届学生的师生情。
杨老师在铁人中学上课时情景
年,杨老师担任高一(26)班的班主任和八个班的历史教师。高二文理分班,很多孩子因为喜欢他的课而选择读文科。之后,他教文科基地班(26)班和一个文科重点班,在年顺利带出完整的一届毕业生。
杨老师回忆,届(26)班学生团结活泼,多才多艺,在男生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仍然取得年级足球赛、篮球赛领先的成绩。至今,他还记得性格较急躁的小尹同学。他在引导小尹的过程中,用上了自己在大学时期的应用心理学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帮助他实现了转变。小尹这样感念杨老师的教导:“读高中时,我性格比较急躁,学习上对自己过于苛刻,是杨老师三年的‘神助攻’让我变得平和。高考第一天,我没做好数学的最后两道题,又闹起情绪。当天晚上,他知道后立即给我打了35分钟电话,他的安抚和激励使我信心百倍地考完第二天的文综和英语。受他影响,我也选择读师范和历史,现在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直到今天,我们还经常讨论历史问题和读书心得。”
杨老师与铁人中学届26班学生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家境都很优越,但是他们不傲娇,不自满,踏实学习,努力进取,最终全班同学都考上了重点大学。由于这个班级考得特别好,学校的文科重点率提升了9%。
因为他的辛勤工作和出色的教学成绩,杨熙铭老师先后被学校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优秀党员”。
与此同时,杨老师在历史专业领域继续深入学习和钻研,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他用寒暑假和休息日攻读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的学科教学(历史)硕士,年取得学位。
杨老师的《笔墨丹青》获省优质课一等奖的证书
年是他工作的第二年,他在学校指导教师王利国、魏秀梅夫妇的精心指导下,设计了高二必修三教材的《笔墨丹青》,先后获得市、省优质课的现场赛课一等奖。评课时,黑龙江省教研室历史教研员赵玉英老师对他的课做了高度评价:“授课者挖掘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又紧密结合绘画艺术的创作与各朝代的历史背景,上出了浓浓的历史味,所以这是一堂历史味和艺术味相结合的优质课。”
之后,受赵老师委托,杨老师在哈尔滨三中为全省历史教师上了《笔墨丹青》的示范课,受到与会老师的好评。
杨老师主持的课题的结题证书
短短几年,杨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课例。年,他主持的市“十二五规划”小课题《提高高中学生的历史审题能力的研究》顺利结题,他的论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导学案编写中的运用初探》获得省教育学会第三十二次教育科研成果评审活动一等奖。
年,他在获得东北三省高中历史说课比赛一等奖后,赴北京参加全国历史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
六年的教学积累和辛勤研究,让他在大庆市和黑龙江省崭露头角,声名鹊起。
后来,他萌生了到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工作的想法。特别是上海,那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那里有他相伴四年的大学同学和老师,有令他一生魂牵梦萦的丽娃河。不过,最终他选择到风景秀丽的杭州工作,其中原因有很多。
加盟学军,创造佳绩
年4月,杨熙铭老师在网上看到杭州学军中学在全国诚聘教师的信息,想起小时候做老师的父母带他来杭的旅行,想起大学期间多次和小伙伴们来杭游览西湖。那一刻,美好的回忆苏醒了。他想到此时的杭州正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展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就报名参加杭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在选报学军中学的二十多名教师中,他名列第一。此后,他又参加我校面试和上课考核,在应聘者队伍中脱颖而出,如愿成为我校的一名历史教师。
杨熙铭老师在我校小广场前
年9月,杨老师担任高二(11)班的班主任和历史教师,同时兼任高一(14)班的历史教师。
初次与学军学子的接触是很美好的。他热情洋溢地教,学生一往情深地学。特别是高一(14)班的学生很喜欢杨老师和他的历史课。高一学年结束,面临选考分班,学生写了很多温暖的话,表达他们对杨老师的感激。李平川同学就写了很长的一段:“我们是搞数学竞赛的纯粹理科生,但都把上杨老师的历史课当作一种享受。杨老师的课如金戈铁马般大气磅礴,如春风拂过湖面般舒畅人心。他给了我们一种‘情怀’:热爱历史文化,心怀家国天下。他和我们私下关系也很好,始终亲切善意。我们每次老远看到杨老师,都会大声呼唤他。”道别时,14班的同学还赠送给杨老师一个可爱的公仔和一只小龙虾。
学生送给杨老师的两个小礼物
杨老师说,他很喜欢做事扎实、有格局、有情怀,对学生充满关爱的年级团队,很欣赏高三(11)班的教师群体:语文张洪峰老师的名师气魄,数学李丽丽老师的敬业严谨,英语应机巧老师的优雅智慧,政治张晓军老师的方法独到,地理徐勤老师的高屋建瓴……他虚心学习每个老师的管理经验,又深深感动于每个同事的拼搏精神。
参加年校运动会入场式后的11班同学
他对于担任(11)班的班主任感到很自豪,对这个有笑声、有思想、有担当的班集体一直满怀热情。他说,以真诚与学生相处,和他们热情交流,让相对单调的学习有趣事相伴;他也用持续激励的方式鼓舞学生面对困难,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尚美。特别在每次考试和长假后,他都会逐一与学生谈话,或进行学法指导,或帮助制定学习计划,或分析利弊得失,给予他们热情鼓励,引导他们积极面对人生。
杨熙铭老师为学生答疑
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杨老师引导学生看到祖国和世界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认识到冲刺高考和实现理想的过程是每个学生茁长成长、走向成人、立志成才的重要时间节点,在高考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把自己的未来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紧密相连,为自己加冕一场意义重大又无怨无悔的成人礼。
我校高三(11)班同学毕业前与老师们合影
近两年来,11班的学生变得更加欢乐活泼,班风积极向上、其乐融融。本学期开学第一天,因带“加油”口罩而上微博热搜的何若菱同学就是11班学生乐观、开朗、豁达的生动写照。所以,这个友善热情的班级在今年首次选考和外语高考能取得优异成绩,还获得“杭州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袁家军省长欣赏我校展览的老物件
与此同时,杨老师积极参加历史教研组的“新中国·老物件”系列活动。他组织苏越俊、翁心悦、朱珮俊、沈心悦、王一诺、胡雨颀、宋陈文珏、金科、李平川等同学的老物件在西湖博物馆展览,指导吕骐瑶同学以《农依于时,民奋于代:一个浙东农家的上世纪回忆》一文获得“燕园杯”历史写作大赛全国一等奖。
对于这次“新中国·老物件”活动,杨老师这样评价:“这次活动借助建国70周年的契机,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丰富和拓展学生课余生活,探索并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多元途径。”接受记者采访时,苏越俊同学也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这个勋章对我爷爷个人来说,承载着人生无法抹去的记忆;对整个家庭来说,那是一段美丽动听的故事和值得我们永远骄傲的荣光;对整个国家来说,虽是沧海一粟,但却诉说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一代代国人为了国泰民安、海晏河清而忘我的奋斗史。我爱我的家,热爱我的国。”
平时,杨老师与同事颜先辉、谢志龙、张洪峰老师广泛阅读,一起阅读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和许纪霖的《家国天下》等作品,并重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彼此分享阅读心得,为下学期启用部编版新教材提前做了准备。
杨老师参加“一师一优课”获得部级优课的证书
当然,杨老师也积极撰写论文,参加“一师一优课”活动,以课例《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获得杭州市、浙江省和教育部的部级“优课”。
杨熙铭老师的辛勤付出得到学军中学同事和学生的高度评价。
学军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金丽君老师是这样评价的:“杨老师有气度,一身正气,心底乾坤,肯干有为,能干善成。杨老师有深度,读书坚持不懈,博学而好问。杨老师有风度,声如山泉,清响激越,儒雅风趣,彬彬君子。杨老师有温度,心中有爱,话中有情,春风化雨,桃李成行。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可以说是学生最幸运的事情,而杨熙铭老师,当如是矣。”
学军中学“领军人物”、高三(11)班团支书孟姚涵同学说:“作为历史老师,杨老师以渊博的学识和高远的视野带我们穿梭千年;作为班主任,他更以严慈相济和春风化雨的真情陪伴我们成长。作为团支书,我深切体会到他在班级管理上的张弛有节、开合有度。他以开明、宽容、温情的态度协调集体建设和每个同学的诉求,兼顾学业进步和个性发展,培养了我们11班德才兼备、融洽大气的班风,让知识、梦想以及高中点滴成为我们人生的细水长流。感谢杨老师陪我们度过这愉快、充实、拼搏的高中。”
我校高三(11)班参加毕业典礼合影
为了培养“有德、有才、有识”的领军人,杨熙铭和同事们一直在奋斗的路上。
祝福杨熙铭老师桃李满天下!祝愿杨熙铭老师和西溪校区高三年级的同事们在今年高考中再创辉煌!
来源:杭州学军中学组稿:周仁爱排版:刘爽
照片提供:杨熙铭陈迈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