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黔东南榕江县境内的密林深处,
有个神秘的民族,
那里的苗家姑娘,
终年身着五寸长的超短裙劳作生活,
他们就是
锦鸡苗族
清晨,清脆的鸟鸣就像一根柔软的羽毛轻轻拂过脸庞,山寨的空气清新得让人舒心。用翠绿色鱼草装点的迎宾门前,苗家男女已经列队载歌载舞了。
浮生一笑东方芭蕾舞裙
苗女们特异的装束成为了最吸睛的一处美景:她们上身穿着黑色的斜襟湖蓝色折袖短衫,头戴土制青云布做成的“人”字形尖角帽,再用一根丝质彩带拴住帽子,下身围着仅有5寸长的黑色百褶裙和一面齐踝的彩绣围腰。年空申寨组队亮相榕江县的“西瓜节”,引得中外人士瞠目结舌,惊呼苗族姑娘们穿着“东方芭蕾舞裙”,并称之为“世界超短裙的故乡”。
秀美黔东南苗族是蚩尤的后代,这已是专家学者们的共识。相传在五千多年前,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大战,蚩尤战败被斩首。从此,蚩尤的部落便向西南迁徙,最终在现在的湘黔两省结合部以及周边地区定居下来。“短裙苗”实际上叫做锦鸡苗族,是苗族的一支。他们主要分布在苗岭主峰雷公山麓几县的交汇处。
女孩子穿短裙是锦鸡苗族延续年的传统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有学者根据实地考察采访后归纳了三个原因。一是当地流传了一首有名的顺口溜:过去我们穿长裙,鸡屎沾来家,弄脏了饭锅,雷公打我爸爸。苗寨里养的牲口太多,而且气候潮湿多雨,长裙会容易把裙脚弄脏。苗寨山高水深,穿短裙做农活会方便得多。还有一个说法是姑娘们踩铜鼓条芦笙时弄脏了姐妹的裙子于是改穿短裙。
第二种原因是,由于锦鸡是他们信奉的吉星,高高翘起的裙摆是为了模仿锦鸡美丽的尾巴。姑娘们吊在身后的绣花带就是仿照锦鸡的尾巴织成的,只有穿着这种短裙,才能跳出锦鸡舞的精髓。
三是由古时候遮体的芭蕉叶演变而来的,后来苗族有了棉花,便用纺线织成芭蕉叶大小的布。在以前的时候,百褶裙的层数越多,代表家里越富裕。除了穿在最里面的5寸百褶短裙,外面还会穿上彩绣围腰。前片和后片的数量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调整,不过,总数之和必须是单数;小腿部分则要打上绑腿。
秀美黔东南其实,一切着装穿戴的习俗都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产物。当然,也是人们的审美心理和追求的印证。其中,人类的繁衍生息也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穿短裙是为了方便劳作应该是锦鸡苗族穿短裙的最重要原因。
超自然的生活环境
绝大部分的短裙苗族居住在空申苗寨。这里四周青山,竹林环绕,谷仓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寨边。古树林立,鸟雀倚树而鸣,溪流绕寨而过,形成了山与水与寨和谐共存相伴的天选之地。
全村大约多人,其中妇女占了65%。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拥有着古老的吊脚楼、水上粮仓、风雨桥等特色建筑。并且,这里延续着“茅人节”等传统特色苗族节日风俗和独特婚嫁习俗。即使有了旅游业的加持,空申苗寨的人们仍然过着较为原始自然的农耕生活,并延续着古老的民族习惯,使这种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得以很好的保存及宣传,使得整个村寨充满着古老神秘的色彩。
柴文的地盘村寨依山傍水,四周山峦起伏,民居布局合理,吊脚楼鳞次栉比。这个建造于山坡上的小村寨,让人感到身心放松,却又由于宁静而略感局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黔东南地区的考察报告中说道,这里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是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柴文的地盘情定茅人坡
茅人节,又叫作“爬茅人坡”,“插茅人”,是属于短裙苗的情人节。相传,最初的短裙苗族有着同寨不通婚的习俗,婚姻一律由父母包办,远嫁或远娶。姑娘们都要远嫁他乡。由此,许多青梅竹马的同寨男女不得不劳燕分飞。而远嫁的女人在阳春三月均要返回娘家帮助春耕。劳作之余,他们便带着“三月耙”来邀约寨里的未婚姑娘与小伙子到山上唱山歌。用歌声抒发与心上人被迫分离,对父母的思念,远嫁他人的伤悲,劝告未婚妹妹不要远嫁。当唱到情深之处,她们甚至会泣不成声。
秀美黔东南到了当今社会,随着思想观念的开放和进步,这些婚姻规矩也有所改善。同寨的苗族男女可以通婚,不用远嫁了。但男女山坡对唱山歌这一恋爱习俗却一直沿袭下来,变成了如今年轻人谈情择偶的节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到四月,寨子里的成年男女都可以结伴上坡对歌游玩。
秀美黔东南山歌越唱越热烈,使得整个“茅人坡”沉浸在了欢声笑语中,歌声回荡在山谷林丛中,飘扬在蓝天白云里。人们越唱,情意越深,如痴如醉。已婚者对唱,加深了友谊,化解了昔日矛盾;未婚者对唱,物色各自的意中人,互递珍贵信物。这样特殊的情人节,既古老神秘又奔放自由,充满了浪漫的情调。
如此一个山美水美人美的地方,你是否也想来这唱唱山歌,欣赏美女呢?
*以上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探秘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