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戏说历经九

在手机和电脑还没有普及的那个时候,守在电视机前等着固定时间开播的动画片,便是我童年里最大的乐趣,而说到那些陪我长大的动画片,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闹天宫》、《西游记》、《大圣归来》这几部动画还有里面的主人公——齐天大圣孙悟空。

所以本期,小八将本着“戏说不是胡说”的原则,跟大家一起说说在不同年龄段时不同的齐天大圣。

在《大闹天宫》中初次登场的齐天大圣孙

齐天大圣孙悟空最早的动画形象其实是出自于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大师、中国动漫奠基人张光宇先生之手,同时那也是《大闹天宫》版孙悟空动画形象的雏形(但不是上图这位)......

最好的动画

脸似蟠桃,红鸡心,绿眉毛;鹅黄上衣,翠绿围巾,豹皮短裙,红裤黑靴。

这是孙悟空最为经典的动画形象,同时也是至今最广为流传、最受大家认可的孙悟空形象,就连“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的六小龄童老师,在拍摄86版《西游记》饰演孙悟空时,也没有脱离这个形象,可见《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形象是多么地深入人心。

但是当初在塑造“孙悟空”的形象时,可是废了很大的周折,当时《大闹天宫》的制作组专门邀请了中央美院的张光宇教授来一同为孙悟空设计造型,因为张光宇先生是最早将孙悟空以卡通动画的形象塑造出来的人,所以这次和《大闹天宫》制作组一起设计孙悟空的造型也算是重操旧业了。

最经典的《大闹天宫》版孙悟空

可在经过了连续三稿的画稿制作都不理想的打击下,张光宇先生也有些着急了,以致于他在当时一度地说出:

我被主角孙悟空的造型给难住了,一时不能脱化,你们究竟做了最后决定没有。

这样的话,好在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首席动画师严定宪先生根据前面失败的三稿画稿,综合出了孙悟空的最终形象,这也就是我们在《大闹天宫》美术电影中所看到的孙悟空形象。

而在动作方面,制作组同样也下了不少功夫,为了画好每一个动作,所有的画师都先去看了京剧学动作,那些画仙女的画师则要求先学跳舞,然后再结合之前在北京各地参观的庙宇中那些神态各异的神像,才画出了这些住在天上宫阙的神仙。

但这还不够,为了让“孙大圣”的动作形象更加的传神,制作组等人又特地拜访了有名的“南猴王”郑法祥先生供其参考。

要知道在当时可是没有计算机和3D建模技术等制作手段的,所有的画面都是由画师人工完成的,而当时参加创作的原画、动画人员只有二三十人,然后被分为五个组,每组由一个原画、助理和几个动画人员组成。

原画创作主要的关键动作,把主要情节按导演的要求画出来,动作从初始到结束的中间的过程需要3到7张画稿,由动画人员协助完成,一般来说,10分钟的动画要到1万的画稿,而一整部《大闹天宫》则总共画了十几万张手稿,仅仅是绘制这一道工序就用了近两年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这样不计成本的投入、一招一式都精益求精的制作、然后再集全厂的精兵强将投入到这部片子的创作中去,所以《大闹天宫》才能如同孙悟空破石而出那样一出世就震惊了世人,屡屡获奖。

曾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影响颇深的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先生,和孙悟空也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当初因为他的大作《阿童木》被央视引进了国内,所以手冢治虫先生也有幸能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拜访,而且还幸运地见到了中国动画大师万籁鸣先生。

同时还一起观看了《大闹天宫》等众多佳作,并画下了阿童木和孙悟空握手的漫画。

回国以后,手冢治虫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动画就叫《我是孙悟空》,他在完成了这部动画的草案并在扉页上写下了“我已经成为孙悟空了”以后,便辞世了。

这是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往事。

当年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一辈动画大师们用自己的匠心去向世界诠释了什么是美术电影、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最好的——动画。

央视的巨作

但在随着计划经济慢慢地过渡到了市场经济,精工细作的电影动画也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动画片,所以当时的上影厂就计划着制作一部动画版的《西游记》,于是就花巨资购置了电脑软件,还请了一些外国人来制作一个开头,但是后面因为谈不拢,便夭折了。

好在的是,央视,中央电视台动画部接下了这个接力棒,然后在跟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强强联合之下,耗费巨资且历时6年的动画版《西游记》横空出世,这部动画的片尾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和86版《西游记》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都被编入了我们那时候的小学艺术课本里。

小八还依稀记得,自己当年也曾在艺术课上跟老师一起唱过这两首歌,相信这也是许多90后的回忆。

央视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咳咳,回归正题。

和以往不同,这一次是摆脱了手工绘制,改用世界先进的电脑动画软件、工作站,并引进非线性电脑编辑系统进行剪接和加工而制作出来的《西游记》动画片,据说当年参与制作这部动画的动画制作和电脑技术人员多达人,整个制作过程共绘制了近万张动画,设计了2万张背景,创造了多个人物造型。

在央视版《西游记》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形象不仅保持了原著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儿童的天真气质,非常符合当代的审美要求,所以一经播映就备受追捧,播出不久后,不但深深地吸引了青少年们,而且还吸引了不少其他观众。

这部动画,我当时看了不下两遍,作为央视的第一部巨作,《西游记》动画片确实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而且,这一版的孙悟空看起来也更加亲切一些。

自我的救赎

后来,随着地方动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动画不再只是央视和上影厂的天下了,那段时间的动画界可以用群魔乱舞和百花齐放来形容,但在当时的大部分动画所面向的受众群体仍是青少年和儿童,而老一批的观众却已经开始慢慢地长大了,所以在国产电影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国民失望。

在国内影迷就要憋坏了的时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于年7月10日在国内上映了,这一部动画电影是根据与《西游记》相关的神话传说素材进行了拓展和演绎,然后改编而成的,本着“改编不是乱编”的原则,这一次呈现在银屏上的孙悟空不再是那位既强大又勇敢的齐天大圣了。

而是一位在五指山下沉寂五百年以后迷失了自我的“齐天大圣”,这部电影讲述了这位迷失了自我的“齐天大圣”在被儿时的唐僧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印,然后在陪伴唐僧的冒险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了自我救赎的故事。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

不得不说,在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主流,商业电影成为必然趋势的环境下,田晓鹏导演所带领的制作团队仍愿意花费六七年来创作,然后减少宣传投入,不刻意捆绑明星,厚积而薄发,一举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动画电影的票房记录,此举真乃《大圣归来》之翻版呀。

时隔多年,《西游记》改编的动画终于以一个更好的姿态再次回归到了大银屏中,让匠心和艺术再一次成为了主旋律,但令人痛心的是——

被誉为中国的宫崎骏的马克宣先生却在这一年的四月份去世了,享年76岁。

很可惜,当初制作《大闹天宫》的老一辈动画大师们已经无法看见这位找回初心、完成了自我救赎的齐天大圣了。

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由明代杰出的小说吴承恩先生所创作的《西游记》小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小说中比较集中而突出地表现了孙悟空敢作敢当、极致乐观、大胆反抗天威神权的无畏精神和斗争性格,是目前四大名著中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

所以,小八在今天也是借《西游记》系列动画、借孙悟空来和大家聊聊我们的国产动画:即使是像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样强大,也仍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取经如此,做动画也是如此;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每一位强大的齐天大圣都是由一群勤勤恳恳的动画人制作出来的。

其过程并不亚于九九八十一难,所以他们才能取得真经,有人曾说过,中国现在的动画缺了匠心二字,我觉得他所说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中国现在的动画该如何去寻回这个匠心,确实是一个值得让人去思考的问题。

只能说,希望中国现在的动画能早日取得真经、早日走完这九九八十一难吧。

以上便是我对一直陪伴着我长大的《西游记》动画和齐天大圣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你更喜欢哪一位孙悟空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讨论。

本文由八幡出品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