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是怎么选择学生的

首先明确一点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是双向选择的,研究生导师并不是简单按照分数高低来选择学生。高分的考生导师肯定会有偏向,但是导师选择学生还有很多其他“潜规则”

1、分数优先级并不高

如果以每十名划分一个档次,对于导师来说,同一档考生之间的差异并不大。考研成绩主要是针对大学成绩的考察,研究生阶段由于细分专业,很多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都需要录取后再学习。考研四门成绩中,对于导师来说,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是数学成绩(理工科),某些比较国际化的课题组可能也会看重英语成绩。如果有一份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单,会有加分。

2、逻辑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更重要

导师更为看重面试时学生表现的逻辑思维能力。面对导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给出自洽的回答。研究生阶段导师更多地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导师分配课题后,希望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而不是唯唯诺诺地由导师推着走。拥有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够一步一步推进研究,导师省时省力,很受欢迎。

3、态度要诚恳

面试的大忌有2种,一种是面试时唯唯诺诺,情绪紧张,不敢说话,这种学生导师虽然会认为不能承担大任,但如果专业成绩足够好,导师还是愿意选择这种学生作为“科研苦力”。另一种就是满嘴跑火车,不懂装懂,甚至在面试时被指正的时候仍然嘴硬不悔改。这种学生,导师是能避就避,因为导师不可能每天24小时盯着每一个学生,学生水平不够,态度又不端正,很可能成为实验室的“大爷”,说不准啥时候就会挖坑连累了自己。

所以,和导师见面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谦虚诚恳,既要能够落落大方地展现自己的长处,表达自己对科研的热爱,还要随时注意导师的微表情,在导师说话的时候要表现出认真听讲的姿态,并及时给导师正面回应。

那么如何增加自己被导师选中的概率?我的总结了下自己的经历

1、提前联系导师

提前联系导师是提前多久呢?越早越好!最晚要在复试开始前。高校都会在考研前一年举办夏令营,能参加夏令营就尽量参加夏令营。夏令营结束后一般有一次导师和学生见面的机会。研究生面试的一个潜规则就是尽量不刷参加过夏令营的考生。

如果和导师联系的时候够早,而且双方又在此过程中加深了了解,这个时候就能获取考研专业课的相关辅导,相当于考研赢在了起跑线。

如果错过了夏令营也没有关系,复试开始前给要报考的导师发送邮件。不要打电话!不要打电话!不要打电话!导师很反感自己的私人手机号泄露。一般来说,导师都会回复欢迎报考。这不代表导师一定会接收,但是提前发邮件时很有必要的,能让导师记住自己的名字,在面试的时候留意到自己,也表现了自己的诚意。

2、争取和导师面谈

提前联系导师后,在复试正式开始前再次和导师确认自己的到达时间,争取提前一天到达学校,和老师约见一次。在和导师见面时,带上大学成绩单和考研成绩单。一般面谈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日常和专业兴趣,自己也应该主动提起自己的加分项:本科学校、课题经验、编程功底,甚至英语口语等等。如果这些都没有,也可以提前做功课,讲一讲自己对导师课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就会对你有个初步印象,双方比较满意的话,导师会给你预留名额。只要导师提前预留了名额,面试就没有大的问题了。

对了,还有面试时的着装最好以学生风格为主。不建议西装和短裙,女生也不建议浓妆,做到简洁大方就可以啦。

这些就是我对面试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不管怎么样,考过复试线才是一切的前提,希望大家努力复习,今年取得好成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