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一个北京大学高材生李雪阳,如何变为网红李雪琴,又变成脱口秀演员。
脱口秀新人
9月1日晚,上海,《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录制决赛。6位选手里,李雪琴将第四个上场。她穿了件牛仔连衣短裙,深灰色,胸前两个兜闪着流苏。头发很黑,过去两年,她头发的颜色变过粉红,变过淡绿,还染过半紫半白,今天是本来的颜色。做完造型后,她瘫在一条红沙发上,等待节目开录。
李雪琴说,北大给她的东西是“底气”,“有一天不想干了,我拿着毕业证、这些年的经历,我能找到非常好的工作”(蔡小川摄)
这位25岁的姑娘是“一个网红”,爆红发生在年1月。大明星吴亦凡发了条抖音,说“李雪琴你好,别管我在哪儿,你看这灯,多亮”。呼应几个月前李雪琴那条“成名作”,字字对仗,“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来到了清华大学,你看这清华大学的校门,多白”。她之后因此获得投资,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但热度持续大约一年后,李雪琴没做出有影响力的新东西,公司数据也不好看了。《脱口秀大会》的比赛现场,也是这个年轻女孩寻求自己事业突破的战场。
李雪琴就势“葛优躺”,仰望天花板。红沙发挨着一把绿椅子,不断有人坐下来跟她聊几句,像在大考前对考生送上最后的秘诀。她手里拽着一沓手卡,比赛的稿子就粘在上面,但很紧张,看也是看不进去。由于这种紧张,她对上海几乎有了过敏反应,一下飞机就习惯性呕吐。
被淘汰的脱口秀演员来了不少,他们也将参加录制,坐在侧台观战。开录前,他们吃起工作餐——这间屋子20多平方米,一半是食堂,一半是休息室。交汇处摆一台大电视,挨着墙,食堂简易桌椅与休息室的沙发坐满了人,当电视同步播放录制画面,所有人都侧头观赏。
上海一处脱口秀表演场地外的闲聊群(蔡小川摄)
李诞在场内巡视,也坐到绿椅子上。我问他“李雪琴怎么样”,他说这个李雪琴有天赋。节目第一期突围赛,50位演员车轮战,只有一半能晋级。李雪琴当时与全职脱口秀演员赵有成PK,输给他6票,被淘汰后,李诞“复活”了她。没想到这一复活她就比到了决赛。许多与李诞所在公司签约的全职脱口秀演员,都有丰富的线下演出经验,都没有李雪琴走得远。而这个李雪琴,在第一期之前,从没上台讲过脱口秀。或许只能用天赋来解释。
“在绝对的天赋面前,技法不堪一击。”李诞说完又转头问李雪琴,“这个回答你满意吗?”李雪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还没学会当面面对如此直白的夸奖。
“笑果”公司里的脱口秀排练室(蔡小川摄)
晚上7点,录影棚里导演正在训练观众,大意是,鼓掌要热烈一些,好笑不好笑的,都只管笑就是了。休息室里演员们聚到大电视跟前,考察观众,他们手握投票器,演员票数几乎掌握在此。镜头慢慢扫过观众席,停留在一位漂亮姑娘脸上,但演员们不关心,他们在讨论另一位男观众,“这相貌,一看就是南方人”。李雪琴扭头瞅了几眼电视,也嘀咕,太怵了,这么多南方观众。
李雪琴用东北方言表演,编剧鬼顾达说她是“以东北语流出梗”,“语流”算是脱口秀圈常用“黑话”,意思是李雪琴的稿子别人改不动,因为她的笑点很多都跟东北话的语音与节奏有关。李雪琴喜欢家乡语言,她在北京上了4年学,没学说普通话,这大概是铁岭人的文化自信。
年,李雪琴出生在辽宁省铁岭市,4年后,她的老乡赵本山在央视春晚表演《昨天、今天、明天》,其中有句台词传播挺广,“出去旅旅游,走走比较大的城市,去趟铁岭”。“大城市铁岭”成为一个梗。通往铁岭的高速公路边,曾悬挂大幅广告牌,上书“大城市欢迎你”。赵本山那些小品,李雪琴从小就在电视上看过很多遍,成年后,在北京听老乡讲起这块广告牌,击节称是,东北人幽默感的精髓全在这块广告牌了。
在“幽默表演”这一块,25岁的李雪琴已是资深前辈,她从年就开始做搞笑视频,上《脱口秀大会》前,她在抖音上有.7万粉丝,所有视频点赞总量高达万。但在脱口秀领域,李雪琴是新人。国内公认最出色的脱口秀演员周奇墨说,这位新人给她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能这么快抓住舞台上这种诚恳的表达方式,非常天才”。零脱口秀表演经验的李雪琴,一路讲进了决赛。看上去,她不只是迅速“掌握了脱口秀”,更是迅速掌握了“如何在节目里炸场”,赢得现场观众的心。
“东北一女的”
李雪琴本名李雪阳,“李雪琴”这三个字第一次亮相,是在一个短视频里。那是年,她刚从纽约回北京,加入一家短视频创业公司。同事拍条视频,需要一位东北大妈,李雪琴就给扮上了。
新名字取意于她曾用过的专栏笔名“一把破琴”,听上去有点土,但李雪琴挺喜欢这土土的感觉,把自己的抖音账号也改成这个名儿。年9月,李雪琴发布了她的第一条抖音短视频,标题叫《这些牌子的英文你会读吗》——抖音当时挺流行这类内容,一些端正的人,教读奢侈品品牌的标准发音。
李雪琴版本则是东北味儿译制腔,“瓦萨奇”(Versace)、“几凡希”(Givenchy),她边读,边展示几张A4纸,上头是品牌logo与中英文对照。按照她后来讲脱口秀学习到的喜剧技巧,这叫“预期违背”。想学习奢侈品品牌的正确读音?不,这只是对消费主义的无厘头嘲笑。上传完这条,李雪琴没满足,她把一个奢侈品包打印在A4纸上,带着这个“一维包包”,去到北京大学校内的破工地。一张破纸配破工地,适宜于为一个奢侈品包营造“高大上”气氛。
这是雪琴式幽默,以一个“乡下人”看“城里人”的姿态嘲讽时代,但又不是愤怒和激烈的样子。她为自己琢磨了一个说不上人设的人设:“一个好笑的女的,讲生活里有意思的事儿。”
她规定李雪琴只分享高兴的事儿,她还发现,高兴这个东西,不能太用力,有时高兴发生时没来得及录,事后重现,拍出来效果只会糟糕。粉丝数量达到万之前,账号李雪琴更新极频繁,几乎每天都有高兴的事,有时一天能高兴两回。一个半月后,她在抖音上拥有了万粉丝。
这个账号的第四条内容,就是对明星吴亦凡喊话的视频,她后来还因此获得互联网封号“追星锦鲤”。李雪琴实际不追星,只是喜欢吴亦凡。因为看他的综艺节目,李雪琴感受到一个家境优越,从小被保护得很好的男孩,看上去很快乐。她羡慕这种快乐。
“吴亦凡你好”这条视频上传后不到半小时,就被20多万人点击。李雪琴挺兴奋,第一反应是得再传一条吴亦凡的,“万一吴亦凡看见了呢”。第二天她去了圆明园,还是在门口,李雪琴说:“吴亦凡你好,我现在在圆明园门口——你吃饭了没呢。”
几天后,李雪琴到三里屯。这回她化了点妆,穿着体面了些,又喝了点酒,借着酒劲儿,她第三次跟吴亦凡打招呼。已经借他获得了如此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