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的收纳离不开衣柜,所以每个家庭在装修的时候都会选择在卧室设计衣柜。然而,衣柜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小,而是分区,这点很多人搞错了。
衣柜的容量固然重要,小了衣服不够放,但更重要的却是整洁,所以这就涉及到了衣柜的分区。分区做不好,衣柜再大,内部衣物的存放也会乱糟糟的,每天出门找衣服都要花费大量时间。
那么,衣柜的分区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呢?总结下来其实是四个功能区:被褥区、叠放区、挂放区、贴身衣物收纳区,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衣柜的分区。
一、被褥区
衣柜的被褥区一般设计在顶部,需要较大的格子(考虑被子叠好后的尺寸)来存放,所以一般卧室的衣柜,建议顶部那层分两个格子就好了。
为何被褥、床单经常放在衣柜的顶部呢?这是考虑到常用/不常用衣物的拿取方便问题,因为被褥是不常用物品,更换周期也比较长,所以放在顶部不易拿取的地方没问题;而下面拿取方便的地方,就应该用来存放常用衣物了。
二、叠放区
叠放区指的是衣柜的收纳格部分,为了节省空间,衣服需要先叠整齐了,然后再放入衣柜的格子里面,而这样找起来也方便,能存放更多的衣服。
衣柜的叠放区,在小编看来应该存放不常换,同时又比较薄的衣物,比如:毛衣、薄外套、牛仔裤、秋裤等。一般来说,一个衣柜会有多个大小不等的格子,我们可以将衣物区分,同类衣服放在一个格子中,比如按季节区分,秋冬天的秋衣秋裤、毛衣放在一起,春季、夏季的衣服也分开放。
抑或,直接按衣服的种类分区,外套放一处、毛衣放一处、秋衣秋裤再另放一处,总之怎样方便怎样放。
三、挂放区
每天都要更换的衣服,还有那些比较厚的外套,当然要挂放在衣柜中啦!需要注意的是,衣服有长短,所以柜子的大小也要做适当规划,确保衣物能够放得下。比如短外套和长外套,前者的挂放格可以矮一些,后者则需要高一些。
如果觉得一个挂衣杆能收纳的衣服太少的话,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将横向挂衣杆改成竖向的挂衣通。
挂衣通的设计,给衣柜增加更多的收纳空间,花同样的钱和别人买了一样大小的衣柜,但收纳的衣服数量却更多。
四、贴身衣物/饰品存放区
衣柜还应有抽屉收纳区,用于存放贴身衣物以及饰品,比如:内衣、内裤、袜子、帽子、领带等。
一个衣柜至少要有3-4个抽屉,对这些贴身衣物进行存放,最好是分开放并贴上标签,这样就不会乱了。
当然,如果你觉得多个抽屉打开太麻烦,也可以直接设计一个大抽屉,然后在抽屉里分区,存放不同的衣物。
衣柜的分区,就应该像上面这样,划分出四个功能区:被褥区、叠放区、挂放区和贴身衣物区,这是对衣物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让整体看起来比较整洁。千万不要将衣服随意堆积在一处,那样不仅乱而且占地方。
然而,衣服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在做好基本的衣柜分区之后,还要进一步对衣服的种类进行分区摆放,目的是方便拿取。
1.需要挂放的衣物
衣服挂放的原则有两个,其一是需要每天更换的,其二是比较厚的衣物,放在叠放区太占地方。所以,这些衣服应该选择挂放:衬衫、T恤、厚外套、棉衣、羽绒服、厚毛衣、大衣、风衣等。
2.长裙短裙分开挂
女生夏天穿的长裙和短裙也要挂放,而且要分开放,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裙子肯定是一天一换的,所以为了方便拿取就需要放在挂放区。
3.西服单独挂
西服、礼服是在特定场合穿的,比如一些正式的聚会、宴会,比较正式,所以一定要方便拿取,避免迟到,因而就需要单独挂放。
小编有话说:衣柜的分区功能非常重要,一方面是为了干净整洁,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拿取,所以衣服的摆放原则应该是:常穿常换/厚的挂放,不常换/薄的叠放。
要说家里哪种衣服最多,那应该是衬衫、短袖这些了,夏天需要每天更换,建议给这类衣物多设计一些挂放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独立的衣帽间。
同样的衣柜,在使用上是否更方便、存储空间更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衣柜的分区决定的。所以说,衣柜分区设计的好,可能与别人达到同等效果,自己只需花费一半的钱。
今日话题:你家的衣柜同时具备了这四个功能区吗?欢迎评论区互动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